2015-9-8
泵房尺寸的確定
在整個泵房設計過程中,首先應根據設計流量確定進水管、母管、分支管、出水管管徑大小,然后排列管件。這是確定泵房尺寸的一個因素;其次就是水泵機組的布置。如果廠區(qū)面積較大,可將泵房設計得寬敞一些,如果是泵房改造則盡量將泵房設計的緊湊些,但必須滿足規(guī)范中的最小凈距的要求。一般情況下,根據《室外給水設計規(guī)范》GBJ13~86(1997年版)第4.0.9條相鄰兩個機組及機組至墻壁間的凈距規(guī)定:
1)電動機容量≤55KW時,L≥0.8m;
2)電動機容量>55KW時,L≥1.2m;
3)當考慮就地檢修時,至少在每個機組一側設水泵機組寬度加0.5m的通道,并應保證泵軸和電動機轉子在檢修時能拆卸;
4)泵房的主要通道寬度不小于1.2m。 在實際工程的反饋信息中可知,如果條件允許,各距離應在規(guī)范規(guī)定的基礎上再增加30~50cm,一般可選用水泵機組基礎間距為1.5~1.8m。而水泵機組距墻的間距應根據進出水管路的安排來綜合考慮。進出水管路離墻最近的法蘭盤與墻之間的最小距離為20~30cm,管道公稱直徑≤DN300則采用20cm的間距,管道公稱直徑>DN300則采用30cm的間距,再大一些管徑則依次增加。通道通常留在出水管一側,這是因為吸水管應盡量短,以此來減少吸水管路中的水頭損失,而出水管的母管可以盡量靠墻,這樣通道就位于水泵與出水母管之間的空位上。通道寬度應大于1.2m,這樣泵房的寬度就確定了。水泵基礎間距確定之后,最靠墻的水泵與走道板的投影間距須大于50cm,以便在使用電動葫蘆吊物時,有一定的空間余量。走道板寬度應不小于1.2m;進大門的走道板寬度應為2.4m左右,這樣有利于在機組起吊前,有足夠的空間放置水泵或電機等,而且也能保證有一定的操作空間。由此水泵房的長度即可確定。作為一個完整的水泵房應該還有值班室及控制室,這由建筑及電氣專業(yè)根據具體情況確定。
泵房管路的設計
根據縣城近期最大日最大時用水量來確定管徑,以流速作為控制管徑大小的依據。布置泵房內管路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由于泵房設計后,通常甲方實際購置的水泵與設計時的水泵型號、尺寸可能存在差異,所以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來調節(jié)尺寸:
a.在吸水管及出水管上均應設置橡膠接頭,使豎向尺寸有一個可調節(jié)范圍;
b.使用可伸縮型電動(手動)蝶閥使橫向尺寸有一個調節(jié)余量。 另外伸縮節(jié)及橡膠接頭還可以避免由于各部件的自重、受溫度變化或水錘作用所產生的應力。布置橡膠接頭時應盡量靠近水泵,因為水泵啟動時,水泵附近的震動最大。 2)為了使水泵能及時排走吸水管路的空氣,吸水管路設計時應注意:
a.吸水管路應“抬頭走”,且應有不小于0.005的坡度。
b.母管三通不應采用水泵與走道板的投影間距須大于50cm,以便在使用電動葫蘆吊物時,有一定的空間余量。走道板寬度應不小于1.2m;進大門的走道板寬度應為2.4m左右,這樣有利于在機組起吊前,有足夠的空間放置水泵或電機等,而且也能保證有一定的操作空間。由此水泵房的長度即可確定。作為一個完整的水泵房應該還有值班室及控制室,這由建筑及電氣專業(yè)根據具體情況確定。
c.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,水泵的進出水管穿墻處應設柔性防水套管,而且必須一次性澆固于墻內。
安徽天佑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皖ICP備15018187號